小格言:目标与想法
想法是念象,目标是决定。目标修炼需要区分想法和目标,否则若把想法当作是目标,就难修正果。想法是抽象的、概括的、漂浮的,目标是具象的、细化的、落地的。只有相信你的想法,具化你的目标,在实修中不断反馈修正,才能修得缘熟果满。
儿时的我是一个十足的“理想家”,对未知的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很小的一件事情都会引发我极大的兴趣,各种乐器、兴趣班、运动啥的也差不多都尝了遍,学的时候都是满怀抱负,期望长大后成为某某家,但往往是三分钟热度,即使能坚持一段时间,也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最后无疾而终。说来也确实惭愧,现在基本没留下什么能拿得出手的手艺。
记得幼儿园的时候,我看到有个小朋友电子琴玩的很溜,弹的有模有样,还能变换好几首不同的曲子,大家都很膜拜她,我很是羡慕,迫不及待地想自己也学,好在其他小朋友面前也威风一把。于是,我嚷嚷着让爸爸也给我买了一台最新的电子琴。
谁知“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看别人弹的好只是看到了结果,殊不知这背后要付出多少的艰辛和努力。我断断续续学了几个月,一首完整的曲子也没学会。最后,这台电子琴的命运也只能是静静地躺在柜子上落灰了。
小学时一次去表姐家,表姐正好在练书法,写得一手好字,看着一幅幅既工整又饱满的毛笔字,伴着淡淡清幽的墨香,自己仿佛置身于书香门第,儒雅的书卷气让人无法自拔。我暗下决心,立志要成为一个胸中藏丘壑、笔底气韵生的书法家,回去后立即就让爸爸也给我报名和表姐一样的青少年宫书法班。
可能我真的有那么一点天分,学了一段时间,老师看我成绩不错建议我上VIP小班。虽然中间有过枯燥和疲倦,握笔的小手都快僵硬了,连指关节弯曲都会隐隐作痛,但凭着那时的“一腔热血”,我一直坚持了两年多。黄天不负苦心人,各种字体我都能熟练地写几幅作品,还参加中日书画大赛获得了青少年组一等奖,也算小有成就。但后来兴趣渐渐淡下去了,再加上小升初等种种原因就没再坚持下去。
游泳可能是我不太愿意提起的儿时的一块伤疤,虽然现在会游了,但总还是有点怵。和许多小朋友一样,我既喜欢玩水,又有点怕水。听说干爷爷的孙女游泳特别棒,还进了市里的游泳队,这让我羡慕不已,鼓起勇气也想下水试试身手。于是,我嚷着要去学游泳,父母觉得游泳是有氧运动,对锻炼身体有好处,而且万一落水还能自救,所以很快便给我报了暑期游泳班。
启蒙教育真的很重要,我也是在这个时候对游泳落下了心病。班上的这个游泳老师很“粗暴”,对不敢下水的孩子是强行推下水,说是自己扑腾扑腾,呛几口水就好了。我着实不能适应这个方式和节奏,呛了几次水真的害怕了。只要老师一来,我就往洗手间里跑,整堂课基本就在岸上和洗手间徘徊,恐惧和逃避夺走了最初报班时的幻想,游泳这个想法自然也就无疾而终了。
1995年那年我刚上初一,当时正值女排世界杯,也是从那时起我才了解到原来中国女排曾经有过那么辉煌和骄傲的一段历史,虽然在这一届比赛中中国女排只拿到了季军,但女球员们的飒爽英姿在我脑海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让我热血澎湃,激动万分,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在运动场上一展风采。
于是打着锻炼身体的旗号,我迷上了排球,开始练习步法、移动、起跳、垫球、发球等基本功,每天放学和周末都会约几个同学一起打球,一个多学期下来,成绩直线下滑。在老师和家长的“劝导”下,在学业成绩排名的压力下,那团热烈的火苗被渐渐浇灭,我也只能妥协退让,之后也只是偶尔打着玩玩,再也无法找回当初的兴致和心气儿了。
“理想家”总是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想法,可能热血沸腾,可能天花乱坠,可能不切实际,可能啼笑皆非,但那时的我就是这样懵懵懂懂地想了,做了,跌了,疼了,怕了,放了……
不单是儿时,在人的一生中,其实都会有很多的想法,类似蛋生鸡、鸡生蛋、蛋再生鸡……周而复始这样的想法,但往往会被身边的人和事,或者更多时候是自己的不相信,将最初的那个蛋亲手打碎。
为什么无法坚持,为什么没有修果,为什么半路夭折……那是因为还没有决定。为什么不能决定呢?那是因为还没有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不知道自己要达到的终点究竟在哪里,便不能以终为始,以行为知,在外界或强或弱的干扰下逐渐迷失。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想法是什么?想法其实就是“念”,一念之间,万事万物都可能会走向不同的轨道而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想法是缘起,是目标的开始,如果没有相信相信的力量,没有实现未来的笃定,没有负责结果的态度,这一念就会或灰飞烟灭,或半道夭折,或无疾而终。
想法是念,目标是因,实现是果。因为有念,所以成因;因为有因,所以结果。
小时候那个“理想家”的我,空有很多想法,但对目标毫无意识,当各种念起时,就跟随而行,因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结果,因此外界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随时拿走我的想法,无法坚持,随时都可能放弃,自然也就不会有任何的结果。
所以,不仅要“敢想”,还要“敢做”。将想法变为目标去实现,需要“功夫”。功夫是一种能力,一种自悟(对自己想法觉悟)、自强(对自己目标行动)、自控(对自己障碍控制)、自省(对自己行为反省)、自责(对自己结果负责)的能力。功夫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的“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