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归档:admin

初创创业者搞创新创业自己千万别投钱

文/刘欣
发表时间: 2016-09-08

在创业很火的那段时间里,我经常接到我过去同学,朋友,甚至是老师打来的电话。他们会突然想出一个自认为绝佳的idea。

他们告诉我,想去做这个idea,问他们的父母拿几十万去创业。年纪大的朋友,可能会考虑把自己的积蓄拿出来做这件事。而我通常会告诉他们,千万别投这个钱!

我觉得,今天的互联网创新创业,在资金上来划分,能做成了的,往往只有两种人。

  1. 一开始一分钱都没有投入,只是投入了大量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智力做成的。  他们无需投入一分钱,而是通过整合各种资源,然后在互联网上获得营收,或者是通过资本的力量,融资将公司做大。
  2. 一开始就投入大量的资金,高举高打的资金,一开始的资金量就成为了他比同行的优势,形成了资金实力上的护城河。

其实第一种是初创创业者的主流形式。他们通过自己的商业思维,执行能力,融资能力继而把事情做起来。而需要花费自己太多的本金。包括我初创的时候也是这样,我第一次接触互联网创业的时候是高中,那时候我问我和我妈妈说学校要买书,需要400块钱,我妈妈给了我400块钱,我偷偷买了域名和虚拟主机就开干了… …想想从那400块钱搞到今天,赚了数万倍了,哈哈。

而第二种高举高打形的资金投入形式,也很不错。那些往往适合在互联网上有过成功经验,具有相当人脉资源,hold住的局势的 企业家或高官再创业往往是这种。

譬如赶集网的创始人杨永浩,他们的赶集网与58同城合并以后,再次创业创办瓜子二手车,那他创办瓜子的时候,肯定就可以从资金层面直接高举高打,大举投入,全国大范围投放广告。肯定和他初创赶集的时候不一样了。 因为他已经有了相当的资本,和人脉。别人也愿意给他大量的资金投入。

而一个普通的初创创业者,拿着自己可怜的资金去玩儿,那肯定是很谨慎,花起钱来也碍手碍脚,而且投入产出充满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一般的老百姓,拿个几十万的积蓄出来做个app,那已经很多了,很多中国的家庭根本就拿不出这么多钱。 但说实话,在互联网上创业,几十万,一百万你能干嘛啊?弄不好,花出去连个声音都没有。更何况是一个没有过互联网经验的创业者来花这个钱呢?

当然如果是富二代,家里的钱没来头的花不完的,那弄个小几百万玩儿玩儿,说不定还行。

反正我现在心态也是这样,如果未来再做什么创业项目,要么,我就不花钱,或者投入一些小钱 通过经验,智慧以及整合资源去获利。要么就看准一个优质的赛道,聚合一大批资金高举高打的投入进去。我其实倾向于后者,我觉得很多新的赛道,大家一溜烟都跑过去做,这时候谁的钱多,谁的护城河就大,钱多依旧是重要赛道上的重要的壁垒!

但是还是告诉小型创业者,千万不要随随便便把自己家里的积蓄拿出去创业,那些钱对于你的家庭来说可能是很重要的一笔资产,但是在创新创业的市场里,那连一根毛都不算。

但你的智慧,精力,行动力,学习能力却是你最重要的创业资本。

高维度的“内容创业”是把内容作为编程语言编成有商业价值的功能

文/刘欣
发表时间:  2016-01-25

(一)造出“内容创业”这个词语的原因分析

最近炒得很火的一个词语叫“内容创业”。据说内容创业接下来会很火。

但啥叫内容创业,网易,新浪,搜狐这样的门户网站当年上线的时候算是内容创业吗?网络游戏不是内容吗?淘宝上的商品不是内容吗?百度里的搜索结果不是内容吗? 都是内容,也一直有人做,为何现在说什么内容创业呢?

所以不要讲太装逼的话,现在说的什么内容创业,事实上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可以搞一个微信公众号,或者在类似的平台上,制造内容,写写文章就算是创业。

我并不是不认同这个观点。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叫 超级app所形成的互联网第四级场景,繁荣的超级app事实上就是一个云端的操作系统,在中国微信的用户量比ios操作系统的用户量更多,比安卓操作系统的用户量更多,在这样的平台上如果可以创业,那的确是非常务实的做法,看得见的成本会低很多。

但目前我们在类似微信上的创业可以做什么呢?

普通的创业者目前最直观的只可以做个公众号写文章,写内容。有人会说,错!我们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做电商,做在线教育等等。

但你想想,你说的微信上搞电商,搞培训,搞众筹等等,往往也是由文章的形式把这个业务推送出去。有的还要靠阅读原文才能到达自己的页面,  而所谓自定义菜单,用户用的频率会非常少。主要还是靠推送文章。

但在appstore这个平台上,创业这可以做什么呢?

创业者可以开发自己的app,可以做简单直接的电商平台,可以做一个微信,可以做支付宝,可以做手机游戏,等等。  比微信公众号的框架要大很多。

但即便这样,大家都知道在微信上创业,是一个非常靠谱的选择,但是基于微信本身产品的设计与局限,创业者大多数要输出的信息,只能以文章的形式出现,所以内容创业这个词语诞生了。

当然还有一类人也让“内容创业”这个词语火了一下,他们也很认同这个词语,就是创业大潮下,很多人要创业,又不会开发app,于是先搞个公众号发发文章吧,这帮人也要给自己取个牛逼的名字叫内容创业。就像一些连公众号都不会注册的人要创业,就先建了个群,于是给自己叫做社群创业一个意思。

(二)媒体人创业只是内容创业的一个低维度

我这里的“维度”这个词不是贬义也不是褒义,只是区分不同的维度,不是说低维度就不好,只是低维度的人多,高维度人的少,没有好坏褒贬之意。

现在说到“内容创业”,就要联系到什么“传统媒体人创业”。 

我不是什么什么媒体人,我就是一个互联网创业者。在过去的两年里,我在微信上已经赚了一些钱。说实话,很好赚,因为我们也许足够聪明,我们比微信还聪明,所以我们赚了钱。

但是传统媒体不行了,他们转型出来创业,他们有那么聪明吗? 他们也许会做出有可读性的内容,或者他们认为很好但并不是新媒体上用户喜欢的内容。

就拿有一个很知名的所谓“传统媒体人创业”的一个公众号来说,我就不说名字了,不懂的就算了,但看似大家都知道那个号,阅读量好像也都是10万加,每天放出来的内容制作成本也很大,那个号做出来肯定烧了很多钱,因为我问过很多朋友为什么关注那个号,答案都是,每次看广点通的广告,都会看到他们的投放,然后就关注了。  完全是靠广点通砸出来的。

大家的传言里有都说他内容做得好,广告报价也贵。但是遗憾的是,我3个个人微信号,朋友圈里都有5000个好友,什么样的人都有,经常有人转同道大叔的内容,经常有人转视觉志的内容,经常有人转男人女人那点事的内容,但真他妈没见过有人转过那个高b格大号的内容。

传统媒体的路子来搞现在新媒体上所谓的内容创业,可能会被高估,但并不一定能产生实质等值的价值。  而且传统媒体上所谓的好内容放在新媒体上也许会很烂,即便那些10w加的高大上的号,往往是被资本高估后砸出来,并不是真正的符合新媒体。

当然很多传统媒体人做的内容也很好,很符合新媒体的点。但他们这个维度上的内容好不好于我来说不是关键,关键是媒体人出来创业,做成的公众号,在我看来只不过是“内容创业”的一个小的部分而已。

他们大多数传统媒体人创业做的号,我觉得还是处在一个低维度上。  重申我这里的“维度”这个词不是贬义也不是褒义。不是说低维度就不好,只是低维度的多,高维度的少,他们有的公众号还是很有价值,也能赚钱。

我觉得“内容创业”可以是一个高维度的事情,而绝不是仅仅是传统媒体人来做一个杂志,做一个日报,每天发一些“好内容”。 而这些高维度的事情,传统媒体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传统媒体人的优势是如何做一些他们眼中的“好文章”。

(三)高维度的“内容创业”大概的样子不是“内容写手”而是“创业”

我最近在思考我接下来要做怎样的内容创业。我不能准确的说出他的样子,只能大概的说一下我认为高维度的内容创业的样子。

我从高中起做网站站长的时候,那时候我研究了中国top100的个人网站。我很羡慕他们,因为我发现这些个人网站有流量,他们的网站很多就像是一个赚钱的机器,这些个人网站并不需要很大的维护成本,运营成本,但是流量很大,可以轻松赚到很多广告费。

 所以那时候,我的理想就是做一个个赚钱的程序,我希望我的网站做出来以后,我不需要去很麻烦的运营他,就放在那里,我自己出去玩儿,去上课,去吃饭,他都可以自动赚钱。

我觉得做一个自动赚钱的机器,也才是互联网创业的最有魅力的地方。 要不然做很复杂的事情,和开餐厅,开工厂,似乎没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日后的很多年,我都在做这样的探索,我希望做一个个自动赚钱的机器。但后来我发现,真要做自动印钞机非常困难,但我的前提还是要做很轻的事情,我害怕做供应链很长,很复杂的事情。(当然我现在认为很长很复杂的供应链不过是一个更加复杂系统的程序,如果能编好这个程序,会有更庞大的价值)。

我做过很多通过流量赚钱的事情,其赚钱的本质都是通过一个程序来变现,程序可以是一个网站,网站上挂着广告,流量进了网站点了广告,或买了东西我就赚钱。  但只不过我牛逼在,我的程序往往还能把吸引流量的事情也做了。比如我一直很得意的我的一个案例,在微信上做的分享后看答案的程序,这个程序本身就能裂变出非常大的流量。

所以很多人认识我是因为我会玩流量而认识我。但其实我自己知道,获得大量流量这事儿是互联网创业最困难的事情之一。我们之所以能赚钱,就是因为我们有获得流量的能力,但是我们最大的危机也在于,我们并不能保证我们永远都能获取到流量,我们也不能保证我们可以通过与投入资金成正比的获得流量的增长,也就是说财务投资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作用,所以注定是一个能赚不少钱但是做不大的生意。

我们把流量变现,其变现的模式是很简单的。如果我们没有获得流量的能力,而是去买流量用这种方式来变现,那早就赔光了。

我前段时间说百度为什么骗子多,提出了一个观点,百度上骗子多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现在互联网上流量太贵,一般的正规公司买他们的流量赚不到钱,而只有骗子与暴利商品才能买百度推广的流量赚到钱。

那骗子们做的事情的思路,其实就是我一直想要做的事情,就是做一个程序,这个程序就是印钞机,十块钱买的流量进来,能变成一百块钱出来。

事实上,这也才是互联网的商业本质,是的,骗子做的事情某种程度上倒是符合了商业本质。并且如果是一个正规的生意用这种模式就是一个能做大的生意,因为他可以随着财务投资的增多而赚更多的钱。

在正规的互联网生意中,游戏倒是与我这个设想有点类似。  游戏的本质就是一个赚钱程序,我不太懂游戏,但我想大多数手机游戏应该和滴滴打车不同,不会还要烧钱积累用户,都是想一上去就赚钱的,我们如果开发一个游戏,多次内测把各项数据调整到最容易赚钱的程度,然后在各个渠道上上线,买流量进去,假设20元进去一个,出来就是200元。 这他妈不就是印钞机程序嘛。

而游戏不也是内容嘛?

那如果我把一篇文章也当成一个网络游戏去做,文章的每一句话都是经过设计,用户从读第一句话开始到读最后一句话结束,可能会因为这篇内容而产生消费行为,或者其他我们预期设计的行为或预期的目的。

那这篇文章就像一个app一样,或者说就像一个网页一样,其实app和网页都是程序,就是说我们的文章内容就是一个程序。 这个程序就是一个用汉字作为编程语言编写的特殊的程序。

假设一种玩儿法是,我们编写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就像一个程序一样目的是让读者买某个商品,我们写出来后测试了,这篇文章的转化率,并且依照这个转化率我们可以盈利。然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只需要找各种渠道,或者我们自己建立的渠道来让这篇内容曝光。这种玩儿法下我根本就不需要像传统媒体那样每天都有新内容,我往往只需要在一篇文章上面all in,因为他本身就像一个优秀的手游一样被验证过数据是可以赚钱的,那我们就全力去发布在各个渠道上,可能就会产生巨大的收益。  

有人会说,很难写出这样的文章啊,很难有这样的商品,不认识渠道啊,没粉丝啊,废话,创业当然有他的难度,内容创业者不就是应该组合这些要素,要不然怎么叫内容创业,而不是内容写手呢。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玩儿法,但就是不要把文章当什么文章,文章就是一个程序,这个程序绝不仅仅可以帮我们卖东西,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软文广告,可以说是一种更高级的软文广告,但他可以帮我们突破例如微信产品本身的限制而实现新功能,”内容创业“就是用文章内容作为编程语言实现各种功能。

我那篇文章说互联网因为超级app变成了四级的场景,那这时候事实上已经变成了五级场景。我们把文章内容也作为了一个程序,公众号不是最终端了,app和软件更不是最终端,而是以内容文章为编程语言的程序变成了最终端。

在这个思路下互联网创业就可能变成了一个理想中很轻的状态。但写文章五年前,十年前不也可以做嘛?为什么现在才变成了机会? 是的,五年前,十年前就可以做,也有很多人早就这样做了赚钱了,但大多数人观念没变,一直认为搞互联网创业要做颠覆性的app,网站才行,到今天为止,切入点越来越小,小到内容创业这样的词语都出来了,所以本质也没什么太强烈的优势,说有巨大内容创业优势的人,往往是自己有利益在其中。

非要说什么优势的话,我觉得一个用户的行为确实发生了巨大变化,再者支付体系比以前完善,问用户收费变得简单。 再者渠道足够多(以前也不少,bbs,博客不都是渠道嘛),自建渠道的平台微信公众平台也不错。

还有不是说好多投资机构都要投资内容创业嘛,估计也是没什么其他好项目了,并且另外大多数傻逼们都还没整明白到底是个什么回事,以为写个公众号文章就能后年上新三板了,  还有就是渠道的价格还不是非常高(虽然比以前高很多了),但还没有百度推广高。  

别被规则框住了,公众号每天更新不一定好

文/刘欣
发表时间:2016-01-30

搞微信的,或者微信小编,往往都要求自己每天要更新。

有的一天更新一篇,有的更新两篇,有的一天要更新八篇。我觉得除了草根段子号,或者是行业新闻资讯号以外真不一定要每天更新,更不用每天更新八篇。

草根段子号每天都要更新内容,是因为草根段子号无需自己去创作内容,都是在网上找的,可以每天找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内容,今天发视频,明天发图片,后天发文章,每天都可以发不同的,这样用户反而不容易审美疲劳。并且人家是靠广点通流量主赚钱,每发一篇就能赚一篇的钱。

但如果是一个自己制作,创作内容的号,即便内容很好,但风格,文笔不可能每天变化。这样你再好的内容,如果每天都发,用户一定会审美疲劳。

并且对于自媒体来说,每天都创造内容,会造成任务压力,可能会影响内容的质量,长期会影响整个公众号的质量。

不要指望用户都像看春晚一样,到了时间就要看你的内容。同样的用户很难天天都看你的内容,更不可能天天都转发你的内容。这就导致你每天的阅读数据,转发数据都不是最高数据,审美疲劳的用户可能会隔几天看一次你的内容,有的干脆渐渐取消关注,再也不看了。

很多人要天天更新内容,是被几个思维捆绑住了。

1.《新闻联播》《人民日报》这种高逼格的媒体,每天都更新,那我作为新媒体,也要这样每天更新。

2.微信出台了规定,每天只能推送一次,我今天不推送,不就亏了嘛。

3. 要做成正规的新媒体,怎么能断断续续的发文章呢,必须得天天发,才能凸显我的专业性,标准化。

  对于真正优质内容的号来说,不定期推送内容会更好,原因如下:

  1. 你的内容足够优质,粉丝本身并不会因为你更新的频率而轻易退定。
  2. 不必被每天更新内容成为固定任务压着,让产出的内容更优质,也让公众号整体质量更优质。
  3. 降低了读者审美疲劳的概率。
  4. 因为不是每天更新,事实上也产生了饥渴营销的意味。  优质的公众号,作者迟迟不更新,读者会在后台催更,一旦更新以后,更加激发了读者转发分享的欲望和心理。

当然,今天说的也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公众号,可能更适用于一些高质量的自媒体,但我们主要要记住,不要被其他人的行为或者一些规则给框住了。

没有人格化的内容,阅读量再高也很难沉淀成粉丝

文/刘欣
发表时间: 2016-9-9

我见过很多搞内容的朋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委屈,我的文章被某某大号转载了,我的文章在某个媒体平台上有大量的人读了,但我底下留了公众号,为什么关注我公众号的人寥寥无几呢?能提高转化率嘛?

我觉得遇到这种问题的人,他们这样的内容,可能内容质量本身是很好的,要不然别人也不会愿意转。但是他们忽视了一点,他们的内容没有人格化,没有展示出自身ip的个性。

比如讲皮肤保养的文章和方法会有很多。就拿百度经验这个平台,都会有很多,如下图《怎样保养皮肤》这个经验帖。

这个帖子,有5万多个人点击看到,阅读数量挺大。他告诉你怎样保养皮肤的具体方法。但是看了这样一个冷冰冰的帖子,即便看的人再多,你会点右边的关注吗?

看的人再多,我想也没人会去考虑这个作者是谁。 因为这样的一篇内容就像一个冷冰冰的工具一样,最多会会把具体方法记录下来,不会对作者本人有任何的兴趣。

其实我们很多写内容的人,写出来的文章就如同这个经验帖一样,整得像传统媒体的社论一样。看的人虽然多,甚至有很多人转发,但是没有沉淀成粉丝的转化率。没有人会管作者是谁,更不会大老远跑到微信,输入微信号关注你。

而真正受到热捧和关注度的内容创造者,他们的内容往往是有人格化的。以我最近认识的一个朋友为例,她的ip:女神进化论,做得非常棒,是知乎上最大的专栏之一,公众号的阅读量也很大。并且我猜测她公众号上有很多一部分用户都是知乎上追随过去的。

为什么她在知乎上的粉丝愿意追随她到其他平台呢?一方面是因为她们一定很认真的做定位,内容优质。另外也有很多细节,比如她们的内容一定是有血有肉的,是有人格化的。

如下图,和那个百度经验上的帖子主题一样,同样是讲如何保养皮肤。

但是文章不像那个经验里帖子冷冰冰的讲该怎么做,而是表现出人格化的文笔,比如文章开头:

“昨天说了xxxx,大家反响很热烈。”

“进化论从一年前xxxx”

前后内容能呼应,都是与用户有交互性的,让用户感觉到作者是一个真实的人的存在,愿意去关注作者本身。作者寺主人也通过人格化塑造,自身也形成了明显的风格,粉丝有愿意与她深度交流,追随的冲动。

这样具有人格化的文章发出来以后,用户读完后不仅仅会了解文章本身要传达的信息,而且会思考作者是谁,作者是否还有其他文章可以去阅读?

《罗辑思维》其实也是一样,大家可以去看看罗胖的视频,他每期讲的东西,肯定不仅仅是如教科书上冷冰冰的历史,经济学,创业。而一定都会和他自己结合起来,和他公司结合起来。他老婆生孩子,他平时个人去哪儿玩儿,他公司员工讨论什么,他都会放在节目里面说。

李笑来老师的公众号也是一样,他的每篇文章都很有可读性,但是如果都是很冷冰冰的讲概念,那别人也不会对他个人太感冒,而他的公号也是很有人格化,可以看到几乎每篇文章开头都会说道“我 怎么样xxxx,我 怎么样xxxx”。

突出个人,突出人格化,那别人读完以后自然会关心你,关心你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关心你的公号是什么,关心你还有过其他哪些文章,关心你的经历… …然后沉淀下来成为你的真正的粉丝。

光有冷冰冰的好内容,即便再多的渠道推了你,有很多人点击阅读了,但是别人读了就读了,不会对你个人,或者对你这个ip产生任何的兴趣!自然很难转化成粉丝。

“移动时代”的“域名投资”是怎么玩儿的

文/刘欣
发表时间:  2016-02-15

今天来聊聊“域名投资”。 域名投资这事儿在互联网上已经发展了很多年。玩儿法也几经变异,已经和大多数人所理解的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有人说,现在是移动时代,域名怎么可能还火下去。但是事实是过去的几年里,各种品类的域名都大幅涨价,有的域名一年中能翻几十倍。

今天不分析什么pc时代,移动时代,域名有没有用这样的问题,也不谈域名值不值得投资,因为那样的观点导致的结果要么就是得罪目前持有域名的投资者, 要么就是鼓励了别人去投资域名,我都不想,只是和大家讲讲这东西现在在怎么玩儿。

从前的域名投资其实非常简单易懂,就是纯粹看眼光和运气,以及时间节点。早期很多域名都可以注册,甚至是不错的双拼域名,数字域名都可以注册到。

 双拼域名,顾名思义就是两个拼音的域名,也是真正比较实用的域名,比如百度baidu.com;淘宝taobao.com;优酷youku.com;土豆tudou.com都是双拼域名,这样的域名确实符合中国用户的习惯,是有价值的,如果眼光好,投资了这样一个不错的双拼域名,碰到终端来问你收购,那你就可以获利。 这也是域名投资的最初形态,很简单。

我们常说的蔡文胜,他注册与投资了大量双拼域名,现在很多知名网站的域名都是问他购买的,他也是属于那个时代的最优秀的域名投资者。

但是很多听说过域名投资的人,想要进入这个领域,他们最初都会交不少学费,会注册一些他们认为不错的域名,其实往往并没有任何投资价值,可能有的自己使用还是比较好记的,但是投资的话,是几乎不会有人来收购的,米农(米农为散户域名投资者的自称,其称域名为玉米)间互相也不承认。

并且现在主流后缀如com,cn这样的双拼域名甚至三拼域名几乎都被注册光了,即便还有极少数都是非常拗口的,也没什么投资价值。  所以不建议大家出于投资的目的再去注册什么自认为不错的创意域名,那些可能自己用用还不错,但是投资的话,至少目前是没什么机会。

优质品相的拼音域名会有不错的价值,比如taobao.com这个域名当然是价值连城。 但是对于域名投资者来说,拼音域名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价,就拿taobao.com来说。 

假如没有淘宝网,那taobao.com这个域名就是一个中等的双拼域名,不会值天价,正是因为有了淘宝网,这个双拼域名的价值才会很大。 所以双拼域名的价值取决于很多因素,这个拼音域名,有没有终端,有多少终端,终端的规模有多大, 即便有终端,终端很多,终端各个都是大佬,那终端到底会不会收购你这个域名。 这些都是不确定的,所以做这个投资需要眼光,风险也是有的。

除了双拼域名以外,纯数字的域名,短域名,短字母域名,单词域名等也都是有价值的。 

其中很值得一说的就是纯数字域名,  国内有很多知名网站使用的是纯数字域名,比如58,4399,163,17173,5173等等。

这样的域名和双拼域名有个不同。每种数字域名的数量都可以统计,比如2位数字的有100个。3位数字的有1000个。 4数字的有10000个。

因为类似数字域名这样品类的域名,数量可以统计,并且也挺好记,并且不限于某一个终端,所以这样的域名渐渐形成了固定的价格。米农之间也互相承认这样的价格,这类域名流通性较拼音域名的流通性强很多,这类域名的价格也每年都在涨。

我上大学那会儿,记得一个不带0,4四数字com域名(域名投资者之间有很多不成文的规定,数字域名带4的,或带0的 比不带0,4的价格要低很多)固定的价格大概是2000元一个。

我那时候在想,哪个站长会这么sb花2000元买个四位数字的域名去建站,只有土豪才会买得起。 而没想到没几年以后,我一个项目花了7万元才买得起一个四数字com域名。 (嘿嘿,当然这说明域名涨价的速度虽然很惊人,但是并没有我的成长速度快。2000元的时候我买不起,涨到7万元的时候却买得起了。)。   而现在那样一个四数字com域名竟然要20万。固定的价格… ….现在是真买不起了…. ….

现在一个三数字的com域名价格数百万,四数字的要20万。我是买不起了,ok,连我这样的土豪创业狗都买不起的时候,那大多数站长肯定都买不起了啊。于是玩儿法就开始变了。

四数字域名还是有很多人用的。五数字域名也是有一些知名网站用。那五数字的域名价格也会水涨船高跟着涨价。   五位数字的域名之前还有很多没有被注册,后来全部注册下来了。目前一个不带0,4的五数字域名价格在2万元以上。

五数字域名也被投资者承认了,价格也是很固定的。那六数字呢?

… …

六数字的域名一年前,基本上都可以花50元注册到,没有任何价格,除了特别好记的,一般的六位数字的域名是没人交易的… …

那六位数字的域名有人用吗?想必也是有的,毕竟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网站,你懂的网站都是用的长长的数字域名,所以应该还是有一定的存在的意义的。 前面我们也说了,不讨论值不值得投资,就告诉大家在怎么玩儿。

…. …

那有人就计算了一下,六数字的域名,不带0不带4的,一共有262144个。除去少数已经建站或已经注册的,那把没注册的全部注册下来都花不到1000万。

于是有一些土豪主导,一批人把所有的6数字域名都给注册了下来。

… …

短短几个月了把6数字的域名从注册价50元,拉到了一个1500元以上,在投资者之间交易也很频繁,但大多数是投资者之间的交易。

市场很快也接受了这种玩儿法。域名的后缀那么多,com,cn,cc。6数字,7数字, 各种固定数量的字母的,声母的,都可以用这个玩儿去玩儿!

这叫批量玩儿法。  和域名投资早期的看准一个拼音卖给终端那种模式已经完全不是一回事啦!

在这种玩儿法下,也催生了各种“域名投资基金”,“域名贷款平台”,域名投资者们还希望推动“域名证券化”,”域名金融”。

笔者都不当站长好多年,但突然发现我的域名账户里当年一两百元随便买的不少五数字的域名,放着都忘记了,现在都2万一个了。于是去年又重新关注起域名投资。

所以还把“域名投资”理解成 注册一个好域名,然后高价卖给终端,那就out了。

对于现在的玩儿法,只有三个字形容:城会玩!

所以我们开篇就说道,其实在这种玩儿法下,也无需去讨论什么域名有没有人用,移动时代还是pc时代这样的问题。   

现在投资的域名有没有人用不好说,有没有被时代抛弃也不好说。 但有一个价值可以肯定的是,像域名这样的东西,它设计得很好,是一个天生的好道具,比那些朋友圈的面膜靠谱也高效很多。

这样属性的东西,世界上并不多!呵呵

值钱的事是创业,赚钱的事更是创业

文/刘欣
发表时间:2016-02-16

最近啊,我常常听到有一些人在说一个观点,大致的意思是:

只有做一件“大”的事情,然后融资,用资本推动,有所谓大的想像空间的事情,才能叫创业,才叫事业!

其他的,哪怕你能赚很多钱,那都不能叫作创业,只能叫:赚钱或者只能算是生意。 不是创业,更不是事业。

这个观点其实是是在侮辱“创业”这个词语的。

我知道,正如他们常用的那些词语,比如“格局”“风口”这样的词语,这些词语都很好。但抱歉,你知道中国有多少创业者吗?太多了,但是真正意识到,或者有必要去通过天使投资获得资本推动的创业者本身就是少数,  而真正能够拿到天使投资的创业者,哪怕拿很少的天使投资的创业者,那其实都是少数中的少数。

是的,这些创业者正如一些“高格局”的人所说的,他们没有格局,甚至没有什么系统的商业模式,只是在做生意,只是在老老实实的经营一家餐厅,稳稳当当的经营一个淘宝店,他们不用融资,更想不到上市。

但这才是事实上的大多数!这些创业者才是真正能代表“创业者”这个词语的群体。

为什么写这一篇。是因为前段时间看到有不少人提出前述的观点。并且又在央视看到一个新闻报导,大致的意思是,有一个乡村创业青年,创业第一年养了几十头猪,两年以后又养了上百头猪了,营收效益也很好,被镇上评为了创业标兵… …

我们通过资本的加速,去在互联网上做一件大事,这是创业。我们去搞个猪圈养猪卖钱,也是创业。 并且各有各的好。  前者比后者“格局”大,但后者比前者更稳。前者以后有万分之一的几率是上市公司的boss,但后者现在就比前者有钱。

前者做大事失败了,可能后来用他好的商业思维去养猪去了。后者可能赚到钱也去搞投资了。  

所以做大事的人不要说做小事的人没格局,做生意,没前途。  做小事的人也不要说做大事的人是骗子,只会讲概念,吹牛忽悠画大饼。

大家都是创业者,都是在做各自的事业!

但有一种人,是不靠谱的,那就是嘴上在说做大事,搞创业,但是他的创业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事情未来能得到市场的认可,能赚钱的人,那是值得唾弃的。

前段时间有篇文章说,赚钱的事情与值钱的事情往往是两件事情。那篇文章也是容易产生误导的。

文章中举了一个《穷爸爸与富爸爸》的例子来说赚钱的事和值钱的事往往不一样,但这个例子却也充分证明了,值钱的事情归根结底就是赚钱的事情。

《穷爸爸与富爸爸》里关于两个年轻人修水管的故事。村庄里没有水,村长让俩年轻人给村庄供水,第一个人艾德买了两个大水桶每天奔波于10里意外的湖泊和村庄之间,供水,很快赚到了钱。

另一个叫比尔,他消失了半年,因为他格局高,他筹备了一个更大的计划,半年后他出现“他做好了商业计划,找到了投资,注册了公司并雇佣了项目施工管理的专业人员。之后,又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比尔修建了一套湖泊通往村庄的供水管道系统”  于是艾德的生意被颠覆了。

有人用这个故事去说明赚钱的事情与值钱的事情不同。但比尔之所以能更值钱,不恰恰就是因为他的系统修好后最终能赚到钱,产生了价值,虽然周期比艾德长了一点,但是修好了。  

世界上不赚钱但是有意义的事情很多。但这里说的值钱的意思,就是有商业价值的意思,赚钱的事情不一定值钱,因为有可能是违背法律道德的事情,即便赚钱也不值钱。  

但值钱的事情,一定是能赚钱的,即便现在不能赚钱,但可以预见的未来是能赚钱的。如果一个劲儿的说,我的东西值钱值钱值钱,但是永远也不可能赚到钱,永远都在亏钱, 那不就是骗子或傻子嘛。

比尔在一年里将自己的水管系统修好了,所以值钱。  但是如果比尔永远都在修,并且把自己的水管系统说得天花乱坠,要别人为其注入资金资源,并且修了一百年还没通水。

并且他渐渐的自己也清楚的知道了这条水管永远都修不好,但没关系,我可以通过修水管的名义来募集资金,然后通过其他方式自己赚到钱,给他钱的人没赚到钱,或者在他的系统彻底崩溃前最后一个给他钱的人血本无归。那他算什么值钱?不差不多就是传销嘛?他虽然也赚了钱,但也不值钱。

而现在,到底有多少人能像比尔一样,把水管已经修好,通水了?艾德虽然目光短浅,但好歹勤勤恳恳的靠劳动赚了些钱,未来或许可以去做其他买卖,而比尔也忙于事业不会去嘲笑艾德, 大多数嘲笑艾德的人,往往正是那些拿了很多钱一直在修水管还没修好,并且也永远修不好的人,并且自己也知道自己永远修不好的人。

所以我们作为创业者,不管现在我们的事业是赚钱的,还是不赚钱的,但是我们都要明白一点,我们也许现在不赚钱,正在修水管系统,但如果我们真正要做的是一个长久的事业,那他终究一定是要赚钱的,是能够通水的。而绝不要想着这个项目唯一盈利的可能就是靠击鼓传花的资本运作,那样的或许有极少数人能赚到钱,但并不容易做到,并且那也完全不是什么事业。

而更多数的创业者们,生意人们,你们本身就能依靠自己的劳动与智慧去赚到钱,实现价值,你们也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不要被一些“高格局”的声音或浮躁的声音误导或理解错误。

真实分享:我是如何赚到我人生中第一个100万的

文/刘欣
发表时间: 2016-9-14

我经常走在路上,看到一辆辆豪车的时候,,我就特别想知道这个车子的主人到底是干什么的啊??他能花几百万甚至更多的钱买这样一辆车子,他一定很有钱,他到底是怎么赚到这些钱的啊???他的路径到底什么??

其实对于大多数还在奋斗中的人来说,他们渴望从一个社会阶层攀爬到更高的社会阶层,但是他们根本就没有路径啊!!他每天虽然非常努力的工作,努力的创业,但是每个月的房租,生活成本或许就压得他根本看不到头。

我经常在一些微信群里看到一些一看就是屌丝的创业者或年轻人,他们常常头头是道的分析着中国经济形式,判断着互联网的趋势与未来,研究着某款超级互联网产品的特征与用户画像,,但是当他们屌丝来谈这些的时候其实都是虚的啊,他们自己压根就没有一条实实在在的路径去改变他们自己。

路上那些开着几百万豪车的人,他们几乎不会很详细的把自己走向财务自由之路的真实情况写出来。因为如果把真实情况写出来可能很丢人,真实情况可能是:

  1. 我是一个富二代,我的豪车都是我爸帮我买的,我生来就财务自由。
  2. 我是花了几十年时间,忍辱负重,做到某个级别的官员,然后贪污来的钱,最终实现了财务自由。
  3. 我其实就是个不学无术的混子,但是我能溜须拍马,早年行贿了一个官员,结果拿下一笔订单,随后周而复始,走向了人生财务的巅峰。
  4. 你看我着我像个土豪?其实我的钱都是靠骗来的,我现在欠了一屁股的债,拆东墙,补西墙过了好几年,现在能享受一天是一天,未来未知。

其实有很多真实的情况就是如上所写,,但这些显然不是我们大多数人可以走的路径。

我们可以走的路径,似乎又没有一个真正靠谱且走过的人能分享出来。但我今天就来实实在在的分享一下,我赚到人生第一个100万的路径。

我现在的状态,我觉得可以算是小财务自由的状态,不算有钱,但是有足够的可支配,可用于投资的现金,有房子,随时买得起不错的车子,自己不需要为了生活而头疼,如果突然有了孩子,有能力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能够应对人生突如其来的琐事。

今天这些,都源于我赚的第一个100万。其实很多人初期的目标都是能赚他个100万吧!

我在刚刚创业的时候100万也就是我的目标。但我以前说过,我的第一桶金是高中的时候5000元卖掉一个网站,彼时我算过100万是什么概念,如果一年赚100万的话,那就意味着我每天必须要赚近2800元。

我要在大学毕业前赚到100万,那我每天至少也得赚1000元。我高三的时候,我觉得我一天要赚1000元,根本就不可能,没有任何路径能一天赚1000元,即便上大学后也不可能一天赚1000。

不仅仅是我,今天的大多数大学生,年轻人,怎样一天赚1000元?太难了吧。当时觉得挺绝望,因为几乎没有可能性在短期内一天赚1000元。

但是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先不管那么多了吧,先干吧。我每天都到凌晨四五点才睡觉,每天都在研究怎样做网站,怎样做流量,自学各种各样的我认为有用的东西。

这中间有特别特别多的过程,本文不说了,我后续将在“大神进化论”和刘大猫大会 中来详细讲。。。(啥叫刘大猫大会,大神进化论??过几天你们就知道了)

总之自己真的是很努力,很认真。也总算到大一的时候有一些回报了。网站流量也起来了,很多知识也掌握了,虽然不敢称自己是专家,但那时候在某些地方就已经是专家了。但我能赚多少钱?

我记得最多的时候一个月百度联盟给我分成1万多块钱。一般一个月就赚三四千。。。一个月赚三四千,和一两年赚一百万,那完全就不是一回事啊!!

我那时候就觉得,我个人再努力,也根本就不可能赚到100万,,根本就不可能

!!!!完全没有路径!!!!十年赚100万是有可能的,但大学期间赚100万不可能,,我的天花板就在那里了。

但几个月后,我大一的下学期我就赚了人生第一个140万。我怎么赚的???说来就真的不复杂了,,我做了一个新网站,其实这个网站和我之前做的所有网站本质都一样,没有什么不同。我做一个的成本并不高!

有一天我的qq上,突然有人拉了一个讨论组。是a5站长网的老板图王拉的讨论组,他是一个互联网界的老兵,蔡文胜买东西都找经常他。另外一个人我不太认识,不过图王向他介绍我,说我很年轻,很聪明,有几个不错的网站。

那个人就和我勾搭上了,彼时他人在上海,我在苏州。他得知我在苏州,很高兴。让我第二天就去上海找他。我也不懂什么事儿,但隐隐之中觉得图王介绍的人肯定还不错,可能会有好事。我就去了上海找他。

那天中午,我和我的小伙伴两个人去上海了。被约在一个上海特别特别高档的酒店午餐,我等了他一会儿,他到了。吃饭的时候,聊了聊,反正我就觉得他是大佬,因为那顿饭肯定很贵,我那时候是大一的穷学生,都不太敢说话。

他挺开门见山,就说挺喜欢我这样的年轻人。也想收购我的所有网站,后续还可以支持我去做一些其他事情。后来我就回去整理了一下,把网站打包140万卖给了他。

关于这个买家,后来也是我人生的非常重要的贵人,帮过我很多,我今天不多说。  反正日后见过的人已经数不过来了,真正有实力,真正敢用钱说话,用真金白银交易的人寥寥无几,很多所谓投资人,伪大佬,都是没魄力,墨墨迹迹的穷装比的浪费时间的。

今天要说的就是,企盼许久,思考过很多路径的人生的第一个100万,来的的时候竟然就这么来了,并没有那么复杂,就是这么简单… …

收到140万的时候,我那时候都完全不懂一个人的银行卡里是不是可以放这么多钱,因为从来没见到过啊,,但是我实实在在的说,收到钱的那天,我内心看到银行的数字的时候,我都记得,我是很平静的,我当时默默在qq上发了一条说说:“突然就发财了,但没有暴富的感觉啊,好像都是努力这两年应得的。”

其实,每个创业者,其实都是贪婪的,对财富是渴望的。在那之前,我想过我有100万,我会去过怎样的人生。

但大一时代的我,突然拥有了以后,我那几天竟然非常平静,我自以为是的觉得我自己已经具备了赚钱的能力,我觉得以后还会赚很多钱,有了很大的自信。

但是我当时没有想到,也没有预料到,这第一个100多万对我日后有那么大的影响!支持我做了后面那么多其他的事情。这一百万也不完全是我的实力,而是有太多的机缘巧合!转瞬即逝!虽然我很努力,但真的不是必然!

到今天回想起来,我那个网站并没有做多久,就做了很短的时间就被收购了。而之前的两年,那么努力都没有赚到这么多钱!!这里面确实有机遇和贵人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我的网站不是最好的,而且100多万买个网站,当时算很贵的。大多是有价无市的。

何况我09年,10年做的东西都一样啊,为什么2011年才赚到100万?那也真的是上天对你努力的一种奖赏,王菲的歌里唱的“懂事之前,情同以后,长不过一天。” 我这从0到140万也就一天。

我今天的分享真的不是我编的故事,没有任何的虚构,就是我大一的时候真实发生的事情。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角度去总结我赚到人生第一个100万的方法论。我就不总结了。

后来我拿着这140万再去做域名投资,做流量,做淘宝客,做微信等,资产倍增,但后来那些都是持续努力与我聪明的必然结果。

唯有第一次的这100万,他转瞬即逝,他很可能与你擦肩而过,他晚来个五年是很正常的,他可能伴随着很多人的一念之差可能就晚来了5年。他要是晚来个5年10年,你一点辙都没有。

而我在你大一的时候他突然就来了,那是我的幸运。我不管比我更幸运的人怎样,但我自认为自己已经够幸运了,感谢上帝的恩典。

有人会比我更幸运,而其他很多人或许不会有那么幸运,但那也没有办法,不管我们幸运与否,我们都该努力,相信努力过后,上天会在各个渠道给我们机会的,虽然那个渠道或许不是我们预期的路径。

我眼中的优秀技术是什么样子

文/刘欣
发表时间: 2016-9-16

今天聊聊技术相关话题。

前几天阿里安全部门月饼事件在小圈子里闹得挺high。大概的事情就是他们集团内部有个中秋员工福利活动,就是低价月饼的抢购活动,其中有几个技术人员为了更容易的抢到月饼,写了一个脚本来抢,10秒钟内月饼被几个技术抢到。结果集团认为其违反了马云爸爸的价值观,给开除了… …

他这个事儿阿里开除有阿里的道理,但今天我这边不讨论任何什么价值观的问题,希望读者也别给我扯什么价值观,是非对错的大道理。

抛开“价值观”,我觉得这几个技术是不错的技术。因为他们知道利用技术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在互联网上创业好几年,我见过挺多的技术。但实话实说,大多数技术好像还是low技术,还有中等平庸,不算好也不算差的技术也不少。

low技术我就懒得谈了…我恨他们,他们的世界我形容他们就只有三个词:坑,推卸责任,傻叉。

不算好,也不算差的平庸技术,他们其实挺重要,不算好就是他们基本上没有太多技术以外的思维,只会按部就班的完成产品需求。但是他们好就好在,你明确告诉他们怎么做,他们还是能够搞定的。

今天重点来说说我眼中的技术大牛。我觉得我的整个创业中,有很顺利的地方,其实都得益于有靠谱的技术大牛的帮助!

真正的技术大牛,他们会你强烈的安全感,在他们那里,你要的好像什么问题他们都能给你搞定!他们思路开阔,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的解决方案。

他们知道每种解决问题的实施成本和可能遇到的新问题,并根据项目情况选择最合适的!

low技术,普通技术,他们往往只能完成一些产品层面的需求,根据需求折腾个网站出来,折腾个app出来。 虽然写个抢月饼的脚本很简单,不复杂。但他们可能很难想到技术还是可以用来抢月饼的… …

我认识一些技术大牛,他们从技术层面也不一定真的很能写代码,但是他们做任何事情,都知道可以用他的技术去驱动。

他们不是那种有强迫症的阳春白雪的技术极客,而是真正能用技术去获得想要的东西。

举个例子,我一个技术大牛朋友luyue,他一年我见到的至少赚千万。我和他合作任何事情,哪怕和技术完全没有关系的,他都能利用技术去获得更便捷的路径。

我和他一起做域名投资的时候,他能写程序把某些型号的未注册域名批量扫描出来,我们判断域名市场的行情,他能把每个交易所里每天成交的域名价格数量抓取下来,给我们的投资做了很多有效的投资决策。

这样的技术复杂吗?肯定不复杂,但是他知道用技术来解决。再者luyue也是淘宝客领域的大神,曾经每个月在淘宝客营收数百万。在认识他之前,我一直以为淘宝客就是一个很简单的淘宝旗下的分销系统,但后来才知道,如果和技术结合起来,那就完全能靠技术思路获得比普通淘宝客推广员多几个量级的大量的订单!

再说说,做粉丝,做流量。如果一个真正有技术思路的大牛来做,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我的一个合作伙伴王某,王某在某个国内知名陌生人社交平台火爆的时候,通过技术注册了海量的账号,并且能把那些账号在全球各个地方定位,获得大量流量转化。并且他还同步出售这些账号,光出售这些账号,他就获利很多。

包括我们自己,也是经常从技术的角度去达到我们希望达到的目的。比如这篇文章(如何用草根思维快速落地一些事情)我介绍过,我们在微信上做了一个很火的h5传播,一个h5在微信上火了以后,会被封杀,而当时的我们为了避免被封杀,而让分享一次换一次域名,分享一次换一个标题。没那么多备案域名,就用程序去扫描快到期的已备案域名注册下来用。

不仅仅是我们草根创业者会这样做,其实bat也可能用技术去做一些很有用的事情,譬如微信里屏蔽了淘宝网的链接,但是淘宝想了个办法叫淘口令,只需要在微信里复制某条淘口令消息,再打开淘宝app,就能跳出目标商品页面。

像这样的一个功能,其实一个不懂技术的产品或运营是很难想到的,因为他们不懂这是可以用技术实现的。但是一个聪明的技术,或者有技术思维的产品,运营就能想到。

这些都不一定是多么高精尖的大技术,但是普通的程序员就是想不到,普通的运营也想不到,但是优秀聪明的技术,他会告诉你,你的这个目标有技术解决的方案,我们可以实现,搞定!

[干货]如何让搜索引擎搜索到你或者你的公司名

文/刘欣
发表时间:2016-02-19

很多创业者不是喜欢装逼嘛,今天来说一个干货,教教大家怎么在搜索引擎装逼。

其实对于懂一些互联网知识的人,以及稍微懂点seo的人来说很简单。有一部分创业者还在要搞什么seo,但我认为什么seo现在根本没什么机会,任何人也都很难再把一些非常热门的关键词seo上去。  

但是用seo的思路做一些非热门关键词,达到一些公关效果,还是非常容易做到的,也为创业公司省不少公关的钱。

很多创业公司出于各种原因,都需要在搜索引擎上展示更多信息,让搜索引擎能搜索到你的名字,或者你公司的名字。

这有些必要,比如你在招聘网站上招聘员工,那求职者往往会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你的公司名称复制下来,粘贴到搜索引擎里看一下你这个公司的信息。

不仅仅求职者,包括合作伙伴等等都会去搜索boss的名字,公司的名字等等。今天就教教大家怎样让搜索引擎搜你名字或你公司名字的结果,可以被你自己来操控。

(一)太大众的名字不适合

让搜索引擎搜到关键词,不是所有词语都能排上去。开篇就说了以前很多人做seo,但事实上,现在所谓seo,大多数都是骗人的。除了搜索引擎公司的boss以外,几乎没有任何人能够保证某一个热门关键词能被搜索引擎排名排上去。

但一般公司的名字,不是特别热门的人名还是比较容易被搜索引擎搜到的。

但如果你的名字叫刘德华,那就不要弄了,搜索刘德华这个关键词几乎永远不会搜索到你。但如果你的名字叫刘大猫,那很容易有排名,因为全世界也没几只刘大猫,即便有,他们也未必来和你竞争关键词。

 公司的名字同理。一般创业公司的名字都不会特别热门。

(二)找新闻源,高权重网站渠道发文章

一般有的创业者自己有网站,然后在自己的网站上发一些内容希望被百度搜到自己的网站。其实那是不高效的。

因为现在大多数创业者也好,企业网站也好,他们的网站都几乎没有什么权重,其网站上发出来的内容很难被搜索到,有时候可能连收录都不会被搜索引擎抓取收录。

我们直接选择一些高权重的网站作为发布渠道就可以。这些高权重的网站发出来的内容很容易就被百度抓取并收录。

常见的比如新闻网站,文库,知名论坛等等。但是笔者测试了,贴吧的帖子在百度搜索结果中的权重并不是很大。

所以最好可以选择一些付费的知名的门户网站,新闻网站。这些网站本身就很没有节操,一般给钱就可以帮你发内容。 并且也很便宜,因为他们帮你把文章发出来,是发在他们网站上,但是没有在首页或者栏目里给入口,所以很便宜,一般发一篇文章几十元,上百元就可以。

也就是说,这些新闻网站发出来的内容,他们网站的用户是看不到的,只是有一个链接出来。但是这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我们发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让搜索引擎收录,有没有人在网站上进去看并不重要。

这些网站发出来的内容,搜索引擎往往会第一时间收录。因为都是知名的网站。很多所谓的软文营销,软文发布的商人其实就是这么做,他们手上有大量的网站资源,可以帮你把要发的文章发出去,但我们要注意的就是,我们在选择网站的时候,最好选择搜索引擎新闻源的网站。

所谓新闻源的网站也就是说,它的软文发出来以后,不仅搜索引擎本身会收录,其搜索引擎的新闻栏目里也会收录。并且在搜索引擎的权重会更高。

如上图就是被新闻源的网站发布文章后在搜索引擎中显示的结果。

(三)文章怎么写

搜索引擎搜索出来的结果是网页,大多形式也就是文章。

但其实文章怎么写并不重要,你想怎么写,怎么写就行了,只要那些媒体愿意发。

但标题怎么写却很关键,这个标题不仅仅是给人看的标题,还是给搜索引擎看的标题。

标题要配合搜索引擎来起。比如我们希望搜索“王老狗”这个关键词的时候搜到我们的网页,那文章的标题中就要带有”王老狗“这个词语。

这样这个页面被收录以后,搜索王老狗这个词就可能搜到我们。

有的时候为了节省效率,我们一个标题可以让多个关键词一同搜到,比如标题起成“互联网大神王老狗”。 那用户不仅搜索王老狗这个关键词能搜到这个,搜索“互联网大神”这个关键词也可能搜到这篇文章。

再比如,公司的名称假设叫“进击的野狗网络科技公司”。 那文章的标题可以这么起“进击的野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a轮融资一百亿”,这个文章发出来以后,别人就能很轻易的搜索到。

所以啊,不要太相信那些sb的搜索引擎,媒体什么的。  任何人花点钱,甚至不花钱都可以操作。

赚钱是对的,不要去赚一次性的小钱

文/刘欣
发表时间:2016-03-02

首先说一下什么是大钱,什么是小钱。不是别人认为的小钱是小钱,马云认为一个亿是小钱,而于我来说现在一百万就是大钱。 标题准确的说应该是:不要去赚一次性的对自己来说都是小钱的钱。

我经常和很多创业的朋友说,咱们创业,不要只老想着融资烧钱,能赚钱的要赚钱。我过去几年的创业历程里也一直在追求营收。

大学的时候,就是什么能变现就做什么,做站赚钱就批量建网站搞seo,淘宝客能赚钱就去做淘宝客变现,域名能赚钱就去炒域名,比特币能赚钱就去买比特币,搞微信段子号能赚钱就去搞微信号。

有一些人会说我:“刘欣啊,你这个格局还要提高。 不要老是赚这些小钱。要做一些大的,持久能上市的事情。”

我部分认同他们的观点,因为一年半之前,我还在边上学边在互联网不发达的地方搞互联网,那时候对很多东西还不太懂。

但有一点他们错了,他们说让我不要去赚这些小钱,这个小钱,是他们站在自己的角度认为是小钱,或者他们吹牛,站在马云的角度认为我这个是小钱。而那些钱对于彼时的我来说,就是大钱。

所以我一直其实都明白一个很重要的道理。 我虽然非常喜欢赚钱,变现,但是我对赚小钱,尤其是赚一次性的小钱是一丁点的兴趣都没有。

 开头就说了 大钱,小钱是相对的。 

咱们赚一次性的钱,是可以的,但是一次性的钱除非是捡来那么简单的,要不然也得浪费一些时间和精力,如果浪费了时间和精力,赚的一次性的钱是小钱,那我是坚决不会去做。

我现在其实是越来越自信,因为我发现很多喜欢说自己格局很高,做大项目的人,其实其格局远在我们以下,他们开口闭口几千万,几个亿,但是啊面对真正蝇头小利的时候又忍不住诱惑去猥琐的做。在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上又非常精于计算。

他们往往来和我谈合作的时候啊,说得都很大,但是谈到具体得事情得时候都是说的一些我完全没兴趣听的东西,都是些我都认为是小钱,小手笔的东西。

他们的问题在于,嘴上说的小钱,在他们心目中却认为是大钱。 

他们总是在做“大项目”的同时,还总是在追求那些一次性的偶然的小钱。  比如一个做o2o的创业者,他的公司本身不赚钱,还养了几个技术,这时候他做o2o的同时,有人偶尔找他说,能否帮忙做个企业网站,给你5万元,他就会非常开心的接了这个项目,甚至做o2o的同时,还在给技术团队接外包项目。

再比如一个拿了点融资的创业团队,他整天想的事情就是怎么把他那点可怜的投资款套一些出来,给自己买辆车子… …

这种事儿,这种钱,咱抛开法律,道德等因素去谈,赚得也又有什么意思呢?格局岂不是很低嘛,而很多创业者好多都是这么low,都是这样的格局,拿了点投资,就在考虑怎样能赚点小钱。

像我们也喜欢赚一次性的钱,但是回过头去看,我们做过的事情,每件事情我们都是基本看准了,并且认定其周期不会很长,我们all in的投入精力,时间,财力,虽然也有过失败的时候,但是如果是收益,那每次的收益对于彼时的我们来说都是一笔我们自身认为的大钱。

所以咱们创业要么就

1.找准方向去做一个周期更长,靠谱,更有前景,能上市的大事情去all in。 

2.要不然就做一个于我们自身来说是大钱的一次性项目。一次性赚大钱的事情,周期短。  

3.赚小钱也没问题,但赚小钱就是要长久,稳定的,不要搞一次性的小钱,是没意义的。

最主要的不要嘴上说什么一个亿都是小钱,事实上做的都是一次性的蝇头小利的事。那样你的时间就都浪费了,没有专注,钱也没赚多少,自认为的格局和高度也就都没了。

所以啊,喜欢赚钱的人格局不小,但赚一次性小钱的人格局是真的小。